尽人事,听天命,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
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
大千世界,无挂无碍。
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。
要生便生,当死便死。
奉命而行,此为人道。
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历经人事,以身悟命,此,修命也。
这是始神给小孩的修命功法,并且在得到这篇功法时,小孩的脑海里一瞬间对于修命和这篇功法明白了很多,有了新的领悟。
首先,修命其实条件非常苛刻,第一个要求便是不能吸纳仙气,修仙。
用始神说的那位“神尊”的话语来说便是:修仙则有力,力足则信力,信力不信命,不信命,谈何修命?
大意便是修仙让人有了神通,法术,有了这些,人就会自以为可以逆天改命,靠自身的实力与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,便不会在相信命中注定这些说法,既然不信,那便不可能修命了。
说到底,这第一点其实就两个字,信命。
信命了之后便可以开始修命了。
这篇修命功法的第一句:尽人事,听天命,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
这说的其实是修命的基本方法: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做,但不要妄想自己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自身想要的结果,事情能否成功,能否结出自己想要的果实,则是命所注定的。
第一句的前半段其实和“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无益于得也 求在外者也”有差不多的意思。
小孩在看到这里时,心里便少了一些对抗不死道的紧张感了,正如功法所说尽人事,听天命,自己只管去做,至此小孩对于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便已经算是悟了,
修命有悟后起修的说法,既领悟了功法的意思,便要开始在人生中去实践,修行,直到能够真正做到时,便算是修成了那句话。
而这修命功法第一句的后半段: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
这其实是个警示,提醒的一句话,是在告诉修命者,不通晓自身的“天命”,是不可能成为君子的。
但这也是代表了修命的第一个境界:知命。
只有当修命者竭尽全力,真正做到了尽人事,听天命时,才有可能领悟到自己的天命是什么,从而完全的跟着命走,听命,去做命里注定要做的事。
这修命的第一个境界其实要感谢始神,他的话语 让小孩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天命便是对抗不死道。
因此这功法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境界,小孩也算勉强达到了,目前只剩下尽人事,听天命的悟后起修。
功法的中间部分是修命的第二个境界:
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
大千世界,无挂无碍。
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。
要生便生,当死便死。
这第二个境界其实非常困难,死生有命,就这半句便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领悟,无论是伪神还是不死道,他们就算不肯接受死生有命,结果造下了这么多的人祸,灾难。
富贵在天,多少的修士为了自己的财富,欲望而自相残杀,虐杀凡人。
大千世界,起初小孩不是很明白这句的意思,但想起始神说的话便明白了,世界都是神创造的,而在这个始神创造的世界之外,还有许许多多的神明创造出了很多不同的世界,这些世界便是大千世界。
无挂无碍,从知名,到听命,到明白死生有命,修命者其实正在一点点减少自己对世界的挂碍,对物质世界的挂碍,对生死,财富,名利,地位,权力,胜败,荣辱,得失的挂碍。
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。这便是随心所欲而不逾命,同时也是修命的神通的一种描述,在完全“听命”的情况下,已经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,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。
要生便生,当死便死,这点可能让人比较失望,但这句话的意思便是纵然修命修到了“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”的境界,当死之时,便应该放下神通,放下境界,安心接受天命而死去,
这是真正的知命,听命,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命——生死。 有生便有死,古今无特例。
功法的最后几句便是对修命的一大总结:奉命而行,此为人道。
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历经人事,以身悟命,此,修命也。
对于人类来说的大道其实就算奉命而行,从知命到听命到奉命。
奉命而行的人便是走在人类的正道上,而不偏离道的人必将得到天地的帮助,而要想真正做到完全奉命而行,那便要在实践中去感悟命,这便是修命。
当小孩读完这篇功法的时候,其实对于修命的疑惑还是挺多的,
因为整本功法基本没怎么提到修命的神通法术,乃至寿命的增加,
整部功法只提到了“自去自来,自由自在”这听起来比较像是神通的描述,
以及比较玄乎的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除此之外既然没有任何关于神通的说法了。
这不禁让小孩有些无奈,连神通都没有,自己是要如何去铲除不死道啦!
但很快小孩想道了功法第一句话,尽人事,知天命。
因此,小孩现在单方面宣布:不死道,你们要完蛋了,我,小孩要来铲除你们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