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-16

《卷一.盛德大業》 • 【初案.賑濟貪瀆案】(1-16)
最后更新: 2025年1月25日 上午1:55    总字数: 2822

  荊州道下所屬的南郡和江夏郡,四、五日前,三名官員陸續死亡,死狀十分怪異駭人,連續殺官分明是藐視皇威,楊廣震怒,下旨刑部及都司秘密查辦,然而此事在荊州道二十二郡內遍傳,百姓皆道:龍神娘娘入世解救蒼生,甘霖滅瘟疫。


什不缺說道:「荊州刺史庫牧述、江夏郡守田奭、江陵縣令蔡融三人,被龍咬死於湖上。」長孫鏑皺眉道:「什哥,這⋯⋯這⋯⋯。」什不缺續道:「五日前,南郡江陵縣,住赤湖邊上兒的漁人,發現湖面漂著屍首,報官後才知是庫牧述,堂堂監察官死於管轄境內,可慌了眾人,南郡太守竇慶奉旨親自查辦,一查更驚,庫牧述的胸口、脖頸、後背有巨齒痕,顯是被咬死。竇慶傳漁人詢問,湖中是否有巨魚,漁人卻信誓旦旦道是龍神所為。」長孫鏑聽得目瞪口呆,花盈緋沉吟道:「檢驗的仵作行人可功夫?」什不缺答道:「都是老地道,錯不了。」


仰脖飲盡茶椀,什不缺再道:「竇慶派人調查驛社內庫牧述的廂房⋯⋯唉,主子,連老什聽了都稀奇,地上竟留有水漬和死魚!驛舍管事辯道,說刺史大人入房後便熄燈休息,終夜未出。」花盈緋說道:「庫牧述、田奭、蔡融三人,聲名素不佳,皆有徇私舞弊的惡行,與敵結仇、被人殺害倒死得其所,只是被龍咬死,事有蹊蹺。」什不缺說道:「蹊蹺之處還不止這些,發現庫牧述屍首的赤湖,正屬江陵縣,由縣令蔡融主持查案,他通報了太守竇慶,待蔡融準備前往赤湖,屬下縣丞卻稟報,縣內捕抓一孩童,擁官金一錠。」長孫鏑大叫道:「官金一錠!孩童怎可獲官金?」


什不缺說道:「蔡融反應極快,命縣丞沒收官金,前去驗證會否庫牧述遺失的,出人意料,庫牧述的錢財一分不短,非因財害命。那孩童哭訴道:『龍神娘娘可憐我娘重病,賞給我替娘治病買藥,我沒偷!嗚嗚,我沒偷!』蔡融暫時收押孩童,派人又去他家中查看。」長孫鏑拍桌怒道:「收押孩童!蔡融那狗官糊塗,小小孩童豈能殺了荊州刺史、丟屍赤湖!」什不缺說道:「那孩童確實沒說謊,前一夜、庫牧述死的當晚,有一對寡婦婆媳,入林掘些山薯裹腹充饑,下山的晚,親眼目睹一翠綢女子往那孩童家去。」


花盈緋吩咐長孫鏑再續幾椀茶來,才道:「旱疫之地出現翠綢女子,塑造龍神娘娘入世救蒼生、甘霖滅瘟疫,幕後之人安排得也算細緻。」什不缺說道:「據那孩童和寡婦婆媳描述,當晚罕見下起細雨,翠綢女子衣飾十分華美,又是珠珥玉環、又是鈿簪雲篦,打起油紙傘遮住容貌,獨自慢步雨中,那叫一個嫣嫣嫋嫋啊,也不怕匪人來搶。」長孫鏑說道:「龍神娘娘靈術超凡,豈會怕人間凶煞。」什不缺點頭道:「百姓們聽說龍神娘娘降凡,倒沒人敢褻瀆神仙,行搶盜的勾當。寡婦婆媳也怕,終究忍不住偷跟著翠綢女子,見她到那孩童家前敲門,給出一錠金子,大是驚訝,也不知是官金,後聽得孩童跪地叩拜、抽咽謝道:『多謝龍神娘娘贈錢救娘!多謝龍神娘娘贈錢救娘!』蔡融聽聞,派人傳喚寡婦婆媳證實此事,問道:『妳們如何知道女子便是龍神娘娘,可看清容貌?』寡婦婆媳支吾良久,媳婦才說道:『回縣令大人,民婦和那孩子都看見龍神娘娘的臉上、身上長著龍鱗。』蔡融和縣丞俱驚,府內當差的也把此事傳了出去。」


長孫鏑忽道:「主子,定是龍神娘娘感動您煞費苦心的賑濟荊州,才下凡來幫您。」花盈緋苦笑道:「若真如此,得好好祭祀,銘謝上天惠澤蒼生百姓⋯⋯龍鱗⋯⋯。」花盈緋恍神思索好一會兒,聽得什不缺朝長孫鏑,不以為然說道:「鏑子你忒也簡單,神仙菩薩會行兇殺人麼?在你什爺爺面前裝神弄鬼的耍把式,還缺些火候。」花盈緋問道:「田奭和蔡融的死法也如出一轍?」什不缺道:「是,蔡融勘驗赤湖後,當晚回府休息,沒再出門,第二天,屍首也被漁人發現在離湖,房中一樣留下水漬和死魚。」長孫鏑失聲道:「怎不是赤湖,跑離湖去?」什不缺冷哼道:「哼,還更有呢,江夏郡守田奭是第三天被發現,屍首在巨亮湖,這三晚全有百姓目睹到翠綢女子。」


花盈緋說道:「赤湖和離湖,地屬南郡江陵縣,巨亮湖地屬江夏郡,似乎依地理殺人。他們三人的隨侍、護衛和家眷呢?」什不缺說道:「竇慶查了,三人生前都曾囑咐要獨寢,看來早存計略,只是三人計略出錯,讓龍啖了去。」花盈緋說道:「竇慶為人敦厚,算得良官,查辦此案他定不含糊,鏑子,派些人手暗中保護他。」長孫鏑應諾,反問:「連續殺官案不影響賽馬局吧?」花盈緋說道:「明日賽馬局已是定數,變化不大,怕得是藥和錢送入荊州,恐生阻礙。得提醒多算競標時,不著痕的留下病壽和九環珠金釵。」長孫鏑奇道:「留做什用途?」花盈緋神色溫柔,笑道:「贈給兩名忘年之交。」長孫鏑欣喜說道:「對!送朋友那叫義氣!總不成讓麻叔謀那奸臣奪去,他病癒則百姓悲⋯⋯主子,您幾時有忘年之交的朋友?」什不缺不安說道:「那病色留不留?出塵可是為了一睹病色模樣,大老遠救下馮家兄弟,殺淨太常寺敗類。」什不缺的一句話,難倒花盈緋。


此時苗多算進到房內,他抱著五、六軸廉價的卷帙,說道:「主子您瞧,今早我從經生手裡買來的抄書,說是叫『萬寶常』的辭世樂工所撰。」花盈緋擅樂,苗多算替他尋來的樂曲,定是獨到,他接過卷帙,封面寫著《樂譜》兩字,覺得甚有趣,讚道:「樂譜、樂譜,這書名取得極佳。」萬寶常在卷中提出了八十四調,以水尺定音律、調整樂聲,進而推斷出一百四十四律。苗多算的音律修為比不上花盈緋,但較之長孫鏑、什不缺,那可高了不知幾番。什不缺感到無聊,瞧花盈緋的早膳都是粥醬類的清淡食物,是以叫廚房烹來羊羹和蝦餅,吃得盡興,再聽著花盈緋依譜吹奏斑笛,實在享受。


譜中載有《琅琊王》、《鉅鹿公主》、《白凈皇太子》等曲,為梁鼓角橫吹曲。橫吹曲屬於軍樂,歷經魏晉南北朝的胡漢融合,樂曲採用詩歌方式,能唱能吟,多用梁鼓角、琵琶、豎箜篌、觱篥這類胡樂器伴奏,但見譜裡出現一首樂曲,勾動花盈緋內心深處。此曲正是天下無雙的《蘭陵王入陣曲》。


前朝時,北周發兵北齊,而北齊的蘭陵武王高長恭,驍勇無比,以五百騎兵,衝進北周十萬大軍的陣中,直入北齊軍被困的金鏞城,令北周軍丟棄輜重樵爨,長達三十里,芒山到谷水之間的川澤,滿是盔胄兵器,史譽「芒山大捷」,兵士們因此謳歌高長恭,以致齊後主高緯猜疑。高長恭恐以威武見忌,將自己變成貪殘之人、自穢美名,又稱疾在府,仍擋不了高緯要他飲鴆身死。


敵我眾軍,看見高長恭戴著鬼面頭盔,容貌卻美如菩薩。誰承想菩薩面、鬼面和佛面,乃百面一身、善惡同道,唯如此才能救渡眾生,脫離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。《蘭陵王入陣曲》夾雜鮮卑音和敕勒音,曲風原是渾樸蒼茫、矯健宏闊,然而花盈緋心中感慨,所奏之音成了遒勁悲沉,賽馬局既成,朝廷勢必忌憚蠡苑,一個商團能脅迫夏侯氏、助朝廷跨越嶺南,又潰擊官制五銖白錢的貪瀆幕後,一如高長恭功高震主,他花盈緋得暫避離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