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赛结束后的第二天,黄任豪回到了久违的课堂。还没踏进教室,就听到里面的喧闹声。
“完了完了!高考倒计时牌已经换成30天了!”
“什么?昨天不是还 40 天吗?!”
“你以为时间是你的朋友?它只会在你摸鱼时飞快流逝。”
黄任豪刚走进去,就看到讲台旁的黑板上,赫然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:
距离高考:30 天
“嘶——”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“昨天还是 40 天,怎么一觉醒来就 30 天了?”任超一脸震惊。
“因为你睡了十天。”徐然淡淡地拆穿他。
一时间,班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。
第一节课:老师们进入“疯狂模式”
语文老师冲进教室,二话不说就在黑板上写下 “文言文重点突破”,然后拿起粉笔:“来,今天我们背《滕王阁序》。”
“老师……不是讲重点吗?”有同学颤巍巍地举手。
“对啊,重点就是,全文背下来。”
全班:???
更离谱的是数学课,数学老师甩出一沓试卷,神情肃穆:“这份卷子,包含了近十年高考所有大题类型,建议大家一小时内写完。”
“老师!这不是五套卷子加起来的题量吗?!”
“对啊,高考可不会等你慢慢思考。”
全班集体哀嚎。
到了英语课,灾难更是降临——
听力考试正在进行,正当所有人屏息凝神,试图听清楚磁带里的问题时,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高亢的吆喝——
“小笼包、豆浆、茶叶蛋!”
“……”
“对不起,我的大脑自动把这句翻译成了‘Steamed buns, soybean milk, tea eggs’。”
更绝望的是,听力里刚好有一道题是:“What did the man order for breakfast?”
全班瞬间笑到崩溃,只有英语老师一脸冷漠:“笑什么?这就是你们听力不行的原因。”
备战策略:黄任豪的“地狱模式”
当其他同学还在适应这突如其来的高考冲刺时,黄任豪已经进入地狱级备战模式。
1. 错题本升级
他把自己所有错题整理归类,不仅仅是记录答案,而是直接分析考点规律,比如:
数学填空题常考哪几种计算陷阱?
物理题里哪种情境最容易掉进思维误区?
英语完形填空的高频考点有哪些?
当其他人还在刷题时,他已经在“研究高考出题套路”了。
2. 极限时间管理
黄任豪的日程安排精准到分钟级别:
6:30—7:00:早读(英语作文范文+数学公式背诵)
7:00—7:30:吃饭+晨跑(让大脑更清醒)
8:00—12:00:上午课程(数学重点突破)
12:00—12:30:午饭+休息(10 分钟午睡,防止下午犯困)
12:30—13:00:刷一套物理大题(限时 20 分钟)
13:00—17:00:下午课程(语文 + 理综冲刺)
17:00—18:00:高效复盘错题(整理高考必考点)
18:00—19:00:晚饭+散步(顺便背政治知识点)
19:00—22:00:晚自习(数学+作文双杀)
22:00—23:00:洗漱+睡前冥想(回顾当天知识点)
徐然看了一眼他的计划表,沉默了几秒,然后推了推眼镜:“这计划,换一般人,三天就会猝死。”
任超则在一旁瑟瑟发抖:“这还是人能坚持的东西?”
课堂上的笑料不断
备考虽然紧张,但班上依旧发生了不少搞笑的事情。
“物理鬼才”任超
物理老师讲解动量定理,随口问:“动量守恒的前提条件是什么?”
任超举手,义正词严道:“我最近的学习动力几乎为零,所以我是不是达到了动量守恒?”
全班爆笑,物理老师差点把粉笔砸他脸上。
“数学奇才”张鹏
数学考试时,张鹏在答题纸上写下了一道离谱的证明:
“已知:我不会做这道题。求解:这道题的答案。”
数学老师的红笔直接划出一道**“放弃治疗”**的大叉。
“考前迷信”大集合
有同学每天考试前一定要摸学校操场旁的大树,因为听说“摸树=考试不挂科”。
有人坚持考试前喝某品牌矿泉水,因为“谐音必胜”。
甚至有人带着转运珠、红袜子、锦鲤贴纸,全班一度弥漫着神秘的玄学氛围。
一天的备考结束,宿舍里的搞笑瞬间
晚上回到宿舍,大家疲惫地倒在床上,任超长叹一口气:“我们真的能活着走进高考考场吗?”
徐然淡淡道:“统计学告诉我们,90% 的考生在考前都会产生这种怀疑。”
黄任豪坐在桌前,拿出一本新的笔记本,开始记录全国高考试题的分析思路。他知道,自己的目标不仅仅是高考,而是更高的舞台。
就在这时,任超忽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:“老黄,考试前,我们要不要来场狼人杀?看看谁能‘杀出重围’?”
黄任豪:“……”
他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,淡淡地说:“还是去睡觉吧,比起狼人杀,我们更应该担心‘考试杀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