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小七的神识,仿佛一叶扁舟,在菩提祖师为她引动的、由世间万物法则与无穷知识汇成的浩瀚海洋中漂泊、沉浮。
她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,可能只是弹指一瞬,又或许已是沧海桑田。她的意识在无尽信息的冲击下,时而如同被撕裂般剧痛,时而又因领悟了某个至理而豁然开朗,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膨胀。
她“看”到了星辰生灭的轨迹,理解了引力与虚空那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共舞的法则;她“触摸”到了草木生长的韵律,感受到了生命能量从萌芽到绽放再到回归大地的循环;她“聆听”到了元素低语,明白了五行相生相克背后那维持世界平衡的底层逻辑;她甚至隐约窥见了一丝因果之线的缠绕,以及时间长河那看似单向却蕴含无数可能的深邃……
这不是简单的记忆灌输,而是一种更本质的“理解”与“烙印”。当她终于从那片知识的星海中挣扎而出,重新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时,她感觉整个世界在她眼中都已不同。空气的流动,灵气的汇聚,甚至脚下岩石亿万年来沉淀的“历史”,都仿佛有了清晰的脉络可循。
她缓缓睁开双眼,金瞳深处似乎有无数细碎的符文和星芒一闪而逝,变得更加深邃、宁静,却又蕴含着洞悉世事的智慧光芒。
她第一时间环顾四周,却发现青石之上,早已空无一人。那位引她踏入这玄妙境界的菩提师祖,不见了踪影。
只有她的师父南宫雪,正毫无形象地靠在一块温润的玉石旁,呼吸均匀,睡得正香,甚至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晶莹。
“师父?师父!”林小七心中一急,连忙上前轻轻推了推南宫雪。
“嗯……?开饭了?”南宫雪迷迷糊糊地睁开眼,慵懒地伸了个懒腰,美好的曲线展露无遗。她揉了揉眼睛,看到眼神清澈、气息却愈发渊深难测的林小七,这才完全清醒过来,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:“小七?你醒啦!感觉怎么样?”
“师祖呢?”林小七急忙问道。
“哦,师尊啊,”南宫雪打了个哈欠,浑不在意地说道,“你入定后没多久,他老人家瞧了你几眼,说什么‘嗯,死不了,也疯不了,还算凑合’,然后就说什么‘此地缘尽’,‘他处尚有闲事待理’,就直接走啦。”
她模仿着菩提祖师那淡然的语气,随即又正色道:“不过师尊临走前,特意让我转告你:日后修行,需谨记本心,多行善举,积累功德。若是仗着本事,干出什么伤天害理、为祸苍生的勾当……”南宫雪说到这里,自己也缩了缩脖子,仿佛心有余悸,“……他说他就算隔着万千世界,也能感应到,到时候定会亲自回来,清理门户!连我……也一块儿收拾!”
林小七闻言,心中凛然。她能感觉到,这绝非戏言。师祖那看似随和的外表下,蕴含着对天地秩序不容逾越的坚持。她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弟子谨记师祖教诲,绝不敢忘。”
随即,她又好奇地看向南宫雪:“师父,那师祖有没有教你什么新的厉害神通?”她想着,师祖总不会只训斥师父几句就完事吧。
提到这个,南宫雪绝美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苦闷和无奈,她撇了撇嘴,有些泄气地说:“教是教了……他传了我一套名为 ‘大梦千秋’ 的控梦心法,说什么于梦中见真我,于幻境炼道心,还能借此窥探一丝命运轨迹……听起来是挺玄乎的。”
她摊了摊手,“可你师父我,睡觉就是睡觉,做梦就是瞎梦,什么控梦、炼心、窥命……完全摸不着头脑嘛!感觉比让我跟云轻尘再打一场还难理解!”
看着自家师父那又委屈又有点摆烂的样子,林小七先是愕然,随即忍不住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。南宫雪见她笑了,自己也绷不住了,师徒二人相视一眼,在这静谧的山洞中,一同发出了轻松愉快的笑声。
之前的生死危机,庞大的知识冲击,以及来自师祖的沉重叮嘱,似乎都在这笑声中稍稍化解。前路依旧迷雾重重,挑战未知,但至少此刻,她们师徒二人,依然在一起。
山洞内的笑声渐歇,灵气依旧充盈。南宫雪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,慵懒的神色一收,变得有些严肃起来。她上下打量着林小七,感受着她体内那渊深似海、却又似乎与这片天地更加契合的地仙级修为,轻轻“啧”了一声。
“小七啊,有件事,为师得提醒你。”南宫雪正色道,“你虽借着……嗯,那种非常规方式,引动了天雷,拥有了地仙之力,但这地仙之境,并非一蹴而就。真正的‘地仙’,需渡过三重劫难,方能算是根基稳固,得到天地认可,逍遥于世。”
林小七闻言,金瞳中闪过一丝了然,并无太多意外。在接受菩提祖师那浩瀚知识的洗礼后,她对于修行路上的诸多关隘和规则,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她平静地问道:“师父,另外两劫是什么?”
南宫雪见她如此镇定,心中暗赞徒弟心性成长之快,解释道:“地仙三劫,乃‘雷劫’、‘火劫’、‘风劫’。”
“雷劫淬体,你已算经历过,虽然过程……比较独特,但天道认可,算是过了。接下来是火劫,此火非是凡火,亦非天火,而是源自你自身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的‘阴火’。它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,直透泥垣宫,五脏成灰,四肢皆朽,若扛不住,千年苦修,俱为虚幻。”
她顿了顿,观察着林小七的反应,见其依旧凝神静听,便继续道:“最后是风劫,此风非东南西北风,亦非花柳松竹风,唤做‘赑风’。自囟门中吹入六腑,过丹田,穿九窍,骨肉消疏,其身自解。同样是凶险万分。”
林小七微微点头,这些信息与她从知识海洋中获取的某些碎片相互印证,变得更加清晰完整。“那么,师父,可有稳妥的渡劫之法?”
“最上乘,也最稳妥的法子,”南宫雪眼中闪过一丝向往,“便是修炼上古流传下来的天罡三十六般变化,或是那地煞七十二般变化。”
“天罡三十六法,乃斡旋造化、颠倒阴阳、移星换斗等无上大神通,若能修成,自成天地,劫难难侵。地煞七十二变,虽稍逊一筹,却也是躲三灾、避利害的绝妙法门,尤其擅于变化隐匿,规避劫难锋芒。这两门大神通,任意修成其一,渡过火、风二劫便不在话下。”
她看着林小七,以为徒弟会像寻常修士听到这两门传说级神通般激动或向往。
然而,林小七听完,只是略微沉吟,那双洞察世事的金瞳中,非但没有兴奋,反而掠过一丝……不满足?
她抬起头,看向南宫雪,嘴角勾起一抹淡然却充满自信的弧度:“天罡三十六法,地煞七十二变……确实玄妙无双。”
就在南宫雪以为她要选择其一时,林小七话锋一转,语气平静却石破天惊:
“但是师父,我不只想学会它们。”
“嗯?”南宫雪一愣。
林小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山洞,望向了更广阔的天地,缓缓道:“师祖让我知晓了万物运行的‘理’。东方的变化之术,固然精妙,依托于阴阳五行,契合天道。但西方的变形术,无论是德鲁伊的自然化身,还是魔法师的元素重构,乃至妖族血脉的本相切换,其核心,同样是‘改变’与‘适应’,是能量与形态的转化之道。”
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冷静:“既然其‘理’相通,为何不能将它们融合?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以我‘完美自适应’的体质为根基,以师祖所传的万物法则为框架……”
她看向南宫雪,眼中闪烁着创造者的光芒:“我要将天罡地煞之变、西方变形之术、乃至这世间一切形态转换的法门,融会贯通,创造出独属于我林小七的——‘万象归一变化道’!”
山洞内一片寂静。
南宫雪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徒弟,看着她那平静面容下蕴含的磅礴野心与无匹自信,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融合东西方最高级别的变化神通?还要自成一道?
这想法……何止是狂妄!简直是颠覆了自古以来修行体系的藩篱!
但不知为何,看着林小七那双仿佛已窥见未来道路的金瞳,南宫雪心中竟生不出丝毫怀疑。她想起了林小七看一眼就学会云轻尘换心秘术的诡异能力,想起了她引动雷劫、吸收天雷的不可思议,想起了菩提祖师那“她的路,无人走过”的断言。
良久,南宫雪才长长舒了一口气,绝美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明的笑容,有惊叹,有骄傲,也有一丝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“无奈”。
她轻轻摇头,感叹道:“小七啊小七……为师游历天下,见过的天才、鬼才、怪才不计其数。但像你这样……天赋变态到如此不讲道理,想法疯狂到如此地步的,绝对是独一份,没有之一!”
她拍了拍林小七的肩膀,语气带着几分戏谑,几分认真:“行吧,反正你这徒弟,为师是管不住了,也教不了了。你就按你自己的路,去走吧!师父我啊,就在旁边给你摇旗呐喊,顺便……看看你能把这天,捅出个多大的窟窿!”
林小七闻言,也笑了起来,那笑容里,是前所未有的明亮与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