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爸媽出門去上班了,我坐在門口看著小人書。原本正門兩側擺著一對大石獅子,門扇兩側各自牢牢釘著軍屬和烈屬的金字招牌。文革時紅衛兵破四舊把門口的一對大石獅子砸成了碎塊,正要闖進門、看到門扇上的金字招牌不敢跨過門檻,現在這道門檻成了我的板凳。我幾乎每天都會在門檻上坐一陣,有時躺在門檻上睡覺、吹著經過門屋的穿堂風,像是正在聽著兒歌伴我入眠。
讓我們蕩起雙槳,
小船兒推開波浪;
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,
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。
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,
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。
歌聲曼妙悠揚,我覺得自己身輕如燕、正在我家小院四周女兒牆的仿古瓦上飛簷走壁,突然歌聲停止。鄰居家的小姐姐范寶娣如天外飛仙般立在翹簷鬥角處正向我招手,朝我喊著:“一起上學吧!”我嚇了一跳,腳底一滑從仿古瓦上摔到了地下。我瞬間驚醒,原來是場夢。睜眼一看,自己還躺在門檻上。正好看見門前的街口,鄰居家的范叔叔肩上挑著扁擔。扁擔兩頭各掛著一隻水桶,後面跟著他的女兒范寶娣。她肩上背著書包,想必是去上學。
老範問我:“你咋個還沒上學叻?”範寶娣跟著說:“一起上學吧!”
我正沒好氣“不上!等綁腿拆了再上學”我躺著隨口回答。
“老范”外婆聽見門口有人說話,出門招呼范叔叔“來屋頭坐會哈”
“不坐了”老範說“我送娃兒上學,順便再挑兩桶水”
看著范叔叔和寶娣漸行漸遠漸,更感甚是百無聊賴。心想范叔叔到哪裡去挑水呢?牆角大缸子裡的水也是要像這樣來挑嗎?
門檻後的影壁前面有一小塊空間,這個區域在四合院的建築風格裡大概是叫門屋。爸爸喜歡養花,門屋兩側的牆角分別放著一個大水缸和養花工具架。在工具架上放著花鋤和扁擔水桶還有灑水壺等,想必爸爸也是像這樣挑水的。
“跟你們說了好多次,這危險得很”範寶娣想走近看她爸舀水,范叔叔阻止了她“你們姐弟倆個都不要上來耍哈,你自己去上學咯。不要遲到啦!”
“哦”寶娣解釋說“我只是想看下石碑上寫的是啥子”
“飲水思源”范叔叔回答,寶娣轉身離開。
井臺上立著一塊字跡斑駁的石碑,井口處架著一個軲轆。范叔叔把水桶放在地上,扁擔斜在井沿搖著軲轆。隨著搖軲轆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,一個大鐵鉤升了起來。范叔叔一手抓住鐵鉤,一手拿起水桶套在鐵鉤上。范叔叔鬆開手,水桶自行落入井中。范叔叔抓著鐵鉤上的繩索左右晃了晃,然後又搖著軲轆把水桶吊了起來。從鐵鉤上取下水桶,接著再打第二桶水。打完了兩桶水,范叔叔挑起扁擔往回走。趁他還沒看見,我拐了個彎走到古井旁邊的篝火廣場去玩。這個篝火廣場位於市中心區域,是給當地彝族同胞們慶祝火把節用的。每年火把節的時候都像漢人過年一樣熱鬧非凡,被世界各國來西昌的遊客們稱為東方狂歡節。
范叔叔打水的古井距離篝火廣場很近,我經常去篝火廣場玩。廣場周圍有幾株高大的木棉樹,每株木棉樹之間栽滿了綠油油的灌木叢。可能是我個子太小還沒有灌木叢高,以前都沒發現灌木叢另一邊的古井。在沒有自來水之前,這口古井提供周圍居民社區近萬人的飲用水。井水甘甜清洌,冬暖夏涼、挑水之人絡繹不絕,是個熱鬧去處。
今天的篝火廣場特別安靜,平時整天高喊口號四處打砸搶的紅衛兵小將們不知道哪去了。可能大多數人還在午睡,從廣場周圍的木棉樹傳來陣陣蟬鳴。微風拂過枝葉搖曳,火紅的木棉花瓣撒落一地落英繽紛。聽著蟬鳴聲我緩步走向廣場旁的一株木棉樹,腳下樹葉發出輕微的沙沙聲。突然一陣嗡嗡聲撲面而來,以為是蜜蜂、嚇得我趕緊一歪頭,才看見是知了從眼前飛過。我順著知了飛來的方向望去,天空中飄來一朵朵巨大的棉花糖令人食欲大增、我想伸手摘下來吃,卻發現樹幹上有知了殼。我在地上搜尋到一根長樹枝,踮著腳尖才勉強把知了殼刨到地上。我伸腳輕輕踩碎知了殼,發出微微的響聲很是愜意。回頭再看時,卻見灌木叢中一隻蝴蝶。我伸手去抓撲了個空,眼看蝴蝶飛走。我追著蝴蝶瘋跑,圍著廣場四周不知旋了多少圈。
將近傍晚時分,才終於想起范叔叔打水的古井。繞過篝火廣場,又轉個彎走到了古井前。拾階而上,面前是光滑的井沿。井圈以青石砌成,上面佈滿青苔甚是光滑。我趴在井邊向下看,望著井裡的水面、眼前是自己的小臉蛋,映襯著黃昏的夕陽。先前在廣場跑跳了大半晌,身體的運動讓我滿面紅光。天空中粉紅色的彩雲在水面蕩漾,漫天紅霞像是特意來襯托我愉悅的笑靨。我把剛才刨知了殼的樹枝伸進水裡,攪起水花。我瞬間融化進了天空中,仿佛飛到南天門。
突然從背後伸出一隻大手,把我淩空抱起。
“誰?”大叫著“放我下來”扭頭一看,只見範寶娣笑嘻嘻正看著我。旁邊是范叔叔牽著她,范叔叔抱著我下了石階。把我放著地上,卻並未放手。范叔叔雙手分別牽著我和寶娣,一行三人往我家走去。
“爸說那危險,都不讓我們去耍”寶娣問:“你去那做啥子?”
“看井裡頭有青蛙沒得”我回答。
“看見青蛙了嗎?”寶娣又問。
“看到妳了”我望著她說。
“你才是井底之蛙”寶娣哼了一聲。
“將來我要環遊世界”我說。
“吹牛不打草稿”寶娣不屑一顧。
“劉姥姥”走到我家門口,范叔叔喊外婆出來。把我交給外婆:“剛才他差點掉到井裡面去了,幸好我接娃兒放學回來路過看到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