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医者仁心
祠堂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知县锐利的目光如刀般刮在叶远脸上,等待着他的回答。叶远能感觉到后背渗出的冷汗,但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。
"回大人,"叶远拱手行礼,声音平稳得不似面临生死考验,"在下师承海外方士,习得一些异域医术。此次治疗村民,多用师父所授的'清瘟散'与'活络汤'。"
"海外方士?"知县眯起眼睛,"可有通关文牒?师承何人?"
叶远暗叫不好。明代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,所谓"海外方士"很容易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。他必须立即扭转话题。
"家师隐居东海孤岛,不通世俗文书。"叶远微微抬头,直视知县的眼睛,"大人面色泛黄,眼下青黑,可是近日失眠多梦,食欲不振?"
知县明显愣了一下,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:"你...你怎知道?"
"医者望闻问切,观气色便知脏腑虚实。"叶远抓住这个机会,上前一步,"大人可否让在下诊脉?"
知县犹豫片刻,终于伸出右手。叶远三指搭上他的手腕,装模作样地诊起脉来。实际上,他早在观察时就注意到知县有轻度黄疸和黑眼圈,结合这个时代官员常见的生活方式,大概率是肝气郁结加上饮食不节。
"大人肝火旺盛,脾胃虚弱。"叶远收回手,语气笃定,"可是常感胁肋胀痛,口苦咽干?"
知县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讶:"全中!叶大夫果然医术高明。本官近日公务繁忙,确有此症。"
叶远暗自松了口气。他转向祠堂内的药柜——那里有柳明收集的各种草药。
"在下可为大人配制'疏肝和胃散',三日内必见成效。"叶远边说边挑选出柴胡、白芍、陈皮等药材,"还需大人少食油腻,戌时前安寝。"
知县的态度明显缓和下来:"既如此,有劳叶大夫了。本官此次前来,实因听闻此地瘟疫已得控制,特来查看。若叶大夫真有奇术,当荐于朝廷,造福苍生。"
叶远心头一紧。被推荐到朝廷意味着更多关注和更大的暴露风险。他必须谨慎应对。
"大人厚爱,在下愧不敢当。此番治瘟,多赖柳明老先生传授的本草知识配合家师所传方剂,侥幸见效而已。"叶远谦虚地回答,同时余光瞥见柳青正悄悄将他的现代医疗包藏得更隐蔽。
知县满意地点头:"不骄不躁,甚好。本官就在此暂住一日,看看叶大夫如何施药治病。"
这意味着叶远必须在知县眼皮底下工作一整天,不能使用任何现代医疗手段。他看了一眼柳青,少女会意地点头,迅速将祠堂内可能引起怀疑的物品全部收走。
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叶远在知县的注视下为村民复诊。他刻意使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技法,开出的也都是普通草药方剂。令他欣慰的是,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已经好转,只需草药调理即可。
"叶大夫用药精当,确有实学。"傍晚时分,知县在视察完全村后评价道,"不知可否为本官详细讲讲这治瘟的方子?"
叶远早有准备。他拿出一个普通药包,里面是他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真正具有抗菌效果的草药组合:黄芩、黄连、金银花等。
"此方重在清热解毒,凉血泻火..."叶远详细解释每味药的功效,巧妙地将现代抗菌理念融入传统中医理论中。
知县听得连连点头,随行的师爷更是奋笔疾书,记录下这"神奇"的治瘟方剂。
正当气氛逐渐融洽时,意外发生了。知县突然面色煞白,捂住胸口踉跄几步,然后直挺挺地向前栽倒!
"大人!"
"知县老爷!"
众人惊慌失措。叶远一个箭步冲上前,将知县平放在地。检查后发现知县脉搏微弱不规则,呼吸急促——心脏骤停的前兆!
"都散开!给他空气!"叶远厉声喝道,同时已经开始胸外按压。
"你...你这是做什么?"师爷惊恐地问,"怎可对大人如此不敬?"
"这是在救命!"叶远无暇多解释,"柳青,快去把我...把我的银针拿来!还有药箱最底层那个红布包!"
他差点说成"我的医疗包",及时改口。柳青会意,飞奔去取藏在神像后的物品。
叶远继续心肺复苏,心中天人交战。知县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,在古代几乎必死无疑。但如果使用硝酸甘油等现代药物,他的秘密就可能暴露...
"不救人,我算什么医生..."这个念头闪过,叶远已经做出了决定。
柳青很快回来,递上一个布包。叶远迅速打开,里面是他事先准备好的"伪装版"急救药品——现代药物被装入小瓷瓶,贴上中药标签。
他掰开知县的嘴,将一片硝酸甘油舌下含片塞入,同时继续按压。周围官员和村民都屏息看着这前所未见的"奇特医术"。
约莫五分钟后,知县猛地吸了一口气,眼皮开始颤动。叶远这才停止按压,擦了擦额头的汗水。
"大人缓过来了..."师爷激动得声音发颤,"叶大夫真乃神人也!"
知县虚弱地睁开眼睛,困惑地环顾四周:"本官...怎么了?"
"大人突发厥症,幸得叶大夫施救。"师爷连忙解释,"叶大夫用了...呃..."他看向叶远,不知如何描述刚才所见。
"在下用了'还魂针法'配合'通心丹'。"叶远顺势编造名目,"大人心脉淤阻,气血不畅,需静养调理。"
他帮知县坐起来,又取出几粒阿司匹林(伪装成"活血丸")让他服下。这些药物将大大降低知县再次心梗的风险。
"叶大夫..."知县握住叶远的手,眼中满是感激,"救命之恩,没齿难忘。"
当晚,知县坚持要在村中设宴感谢叶远。酒席上,官员和乡绅们轮番敬酒,对叶远的医术赞不绝口。叶远小心应对,既不过分谦虚显得虚伪,也不张扬引来更多注意。
"叶大夫年纪轻轻,医术却如此了得。"知县举杯道,"本官欲举荐你为太医院候补,不知意下如何?"
叶远手中的酒杯差点滑落。进入太医院意味着接触宫廷,风险成倍增加。
"大人厚爱,在下愧不敢当。"叶远放下酒杯,诚恳地说,"家师有训,医者当济世为怀,不慕荣利。在下愿留在此地,为乡民解除病痛。"
知县闻言,不但没有不悦,反而更加敬重:"叶大夫高风亮节,本官佩服。既如此,本官便任命你为本县医官,主管瘟疫防治事宜,如何?"
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,既给了叶远官方身份,又不需他离开本地。叶远知道不能再推辞,便恭敬地接受了。
宴席散后,叶远疲惫地回到柳明的小院。老郎中已经能下床走动,正和柳青在灯下整理药材。
"叶小友今日大显身手啊。"柳明笑呵呵地说,"知县大人对你赞不绝口。"
叶远苦笑:"侥幸而已。柳老,您身体还未痊愈,不该劳累。"
柳青递上一杯热茶:"叶大哥,你今天用的那些'银针'和'药丸'...真的是师父教的吗?"
少女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,显然已经猜到了什么。叶远接过茶杯,避开了她的视线:"有些医术...解释起来比较复杂。"
柳明看看孙女,又看看叶远,突然咳嗽一声:"老朽累了,先去歇息。青儿,帮叶小友收拾一下药材。"
老人离开后,屋内只剩下叶远和柳青。油灯的光晕在少女脸上跳动,为她平添几分柔和之美。叶远突然意识到,柳青已经不再是初见时那个稚气未脱的乡村少女了。这一个多月的并肩作战,让她成长了许多。
"叶大哥,"柳青打破沉默,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,"我知道你有秘密。但无论如何,我都...都相信你。"
她抬起头,勇敢地直视叶远的眼睛。那一刻,叶远几乎要脱口而出所有真相。但理智最终占了上风。
"谢谢你,柳青。"他轻声说,"总有一天,我会告诉你一切。"
柳青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。她伸手去拿叶远手中的空茶杯,指尖不经意间擦过他的手背。那一瞬间,两人都像被烫到般缩了一下,随即又为这种反应感到好笑。
"我...我去烧水。"柳青红着脸站起身,匆匆离开了房间。
叶远望着她的背影,心中泛起一阵异样的涟漪。他摇摇头,试图赶走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——他来自四百年后的世界,他们之间怎么可能...
那晚,叶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。梦中他回到了现代医院,穿着白大褂在明亮的走廊里穿行。同事们向他打招呼,仿佛他只是休了个短假。手术室的门开了,护士催促他快点准备,下一台手术马上就要开始...
"叶大哥!叶大哥!醒醒!"
柳青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。叶远睁开眼,发现自己躺在小院的客房里,窗外天刚蒙蒙亮。
"怎么了?"他立刻清醒过来,"有人病了吗?"
柳青摇摇头,表情复杂:"知县大人派人来请,说是府上有贵客突发急症,请叶医官速去诊治。"
叶远迅速穿好衣服,抓起装有现代药品的隐蔽药箱。出门前,他鬼使神差地回头问柳青:"如果...如果我告诉你,我昨晚梦回故乡,见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,你会相信吗?"
柳青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,然后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:"比如能自己跑的铁车?能千里传音的小盒子?还是能把人装进去飞上天的巨鸟?"
叶远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柳青笑得更深了:"你发烧说胡话时,提到过这些。我虽然不懂,但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。"
这一刻,叶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。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,终于有人知道了他的秘密,并且接受了它。
"等我回来,我告诉你更多关于我'故乡'的事。"叶远承诺道,然后转身走向等待的官差,准备面对新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