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-08

正文(学院) • 追上她的背影
最后更新: 2025年6月21日 上午1:56    总字数: 3152

  第五天下课铃声响,等最后一盏教室的灯熄灭,走廊彻底安静下来。

  空气里还残留着屏幕发热后的干燥味,混着一丝冷光未散的错觉。

  张宇站在模拟终端前,盯着第四次推演失败的弹窗,眼神钝涩而固执。他没骂人,也没摔东西,只是重启,又一次载入演算流程图,指尖悬在战术调度点上,迟迟没落下。

  冯奕泽趴在后排,把那本战术笔记摊开在桌面,几页已经被他反复折起压平。线条画得歪斜而仓促,密密麻麻的箭头旁,写满否定词和新加变量。他似乎完全沉浸其中,眉头紧锁,连张宇走近也没有抬头。

  “你这边的推进顺序我觉得有问题,前排根本撑不住那时间差。”张宇低声说。

  冯奕泽仍旧没看他,只将纸翻到后一页:“所以我才改成双倍拖延,再接情绪干扰。”

  “但你没有控制位。”张宇语气平平。

  冯奕泽终于停下笔,嗓音带着咬字:“那你加。”

  两人对视一秒又继续忙活。

  张宇一只手撑着额角,指节抵着太阳穴,好像在勉强维持注意力不飘散。他眼尾发红,眼眶却干燥得像被砂纸刮过。他不习惯熬夜,更不习惯失败,哪怕明知道这不是第一次。

  “你说她在的时候,是不是也觉得我们很蠢?”

  冯奕泽没立刻回答。

  他把桌面收拾干净,动作极慢,像在拖延时间,等到最后一页纸收进文件袋,他才开口。

  “你管她怎么想。”他嗓音压得很低,但听得出每一个字的绷紧,“我们就是差,差到人家只请几天假,我们就像一群断线的……”

  他没说完,张宇也没等他说完。

  他把终端重启键按下去,页面蓝得晃眼。

  “不说了,明天换方案。”他站起来,声音很淡,“你后排那个防守逻辑,前置多一层诱饵,把对面的注意力拉过去,我们调主力切中场。”

  冯奕泽轻笑一声,带着倦意:“你就不怕我们又输?”

  张宇眼神冷静极了,没有一点犹豫。

  “我怕的事多了,这个不在前十。”

  后排角落,莫艾正把笔记与模拟反馈逐条比对,屏幕微光映着他的眼神冷、精准、不妥协。

  莫未坐在他旁边,两只手搓来搓去,像在抵御什么无形的压迫感。

  莫艾没回头,只将笔记一页页翻过。

  他翻得极快,却没有任何一页漏看,他眼下的阴影比昨晚更深,嘴角的线条像刻着的压痕。

  “哥哥……不行我们休息会吧?”

  “你在我这儿是实验体。”莫艾声音很轻,却毫不含糊,“实验体没有发言权。”

  莫未叹气,悄悄把一颗糖塞进嘴里。

  她终于不出声了,完全把自己当成被训练过的实验动物,不再抗议、不再挣扎,只安静坐着,盯着哥哥那支始终没停下的笔。

  她不知道他到底要逼自己到哪一步,也不知道这样的他们,能不能撑过接下来姜世欢不在的日子。

  但她知道一点。

  那个人不在,他们必须靠自己。

  不然,他们就会永远被甩在那个声音的回响之后。

  门口有人探头,又缩回去。

  是欧阳纳业和其他学生,被教室里的灯和沉默惊了一瞬。

  天杀的,那么卷……等会儿在宿舍继续研究好了……

  等到校园广播响起“宿舍熄灯”,还有四人没动。

  张宇这才关掉终端,疲惫地往后仰靠在椅背上,望向天花板,没说一句“我真他妈累”,只是半天没动。

  他不骂,不吼,也不走。

  冯奕泽低头将纸全部收进档案夹,按顺序理好,一页不落地塞进包里。

  莫艾最后关掉终端,只说了一句:“明天继续。”

  ...

  第六天,教学楼晨钟响起时,白纸班的教室门已开。

  张宇来得比昨天更早。

  没坐下,径直走向模拟终端,把前一天未完成的战术图重新载入。

  他的眼神仍旧沉静,却不再是死扛式的固执,而是带着清醒的咬合感,像是认清了距离,也决定要将那一道道失误的缝隙活生生扯开,补上。

  没有等冯奕泽先说话,他直接在终端上修改了调度路线,然后把终端推给了他。

  “你那个方案,我重构了一遍。问题不在推进,是你设定的输出视角错了。”

  冯奕泽还没坐稳就被递了过来,皱眉看着屏幕。

  没吭声,直接重启,调出他自己的存档比对。

  两人没争,没笑,也没交流表面客套的确认词语。他们的沟通方式就像钢筋错位后强行接回的结构,不舒服,但稳固。

  后排,郑冠玉一早就在拆分昨天的对抗记录。

  他身边摞着厚厚几摞纸,每张都被工整裁边、贴上标签,像是在处理一个巨型案件的证据包。

  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,甚至连手指也没有一刻停顿。但那种过于有序的机械感里,藏着一种将神经压入运算边缘的执拗。

  他并不快,可从不重复。每次演练,他的路线都与前一次不同,却能稳定提高那百分之零点几的容错率。

  欧阳纳业把那堆零散的信息流整理成图谱贴在墙上,像是在给自己构建一个沉默的战场。

  他不太会沟通,但会在关键点对张宇或冯奕泽伸手,比个“暂停”或“等一下”的手势,然后沉默地指向他新画的那张图。

  有时候,他提出的一个逻辑缝隙,能让整个调度顺序提速五秒。

  季落的状态和前几天截然不同。

  静静坐在靠窗的第二排,把早晨的光线当作自然节拍器,一遍遍演练控制与防御之间的切换节奏。

  她掌心微微发红,是连日练习控制场时反复激发所致,但她没去涂药,也没申请休息时间。

  有人经过她身边时,她会短暂抬眼,眼神不再飘忽。

  那是一种蓄势待发的专注,带着淡淡的不服与倔强,仿佛在说。

  “你们看,我可以靠自己。”

  孟青云原本最常迟到,但今天是他第一次掐点进门,还带着呼吸未平的微喘。

  他没解释,只朝季落点点头,然后拉开自己的模拟模块,一言不发开始练习。他的手法依旧带着不成熟的猛劲,但今天,他开始学着收。

  动作之间多了几分克制,几次碰壁后也没骂人,只是抿着唇回放录像,一遍遍剪辑出细节的纰漏,再静静把它记在本子上。

  莫未则坐在教室角落,一本正经地记笔记,像是在写教案。

  她会时不时偷偷观察别人,尤其是季落和莫艾练习时的姿态,然后低头在本子上记下几个细节。

  “第二次防御反应延迟0.3秒”

  “对准回弹点更容易触发反馈”

  这种旁人可能根本不会注意的微差。

  有人路过她时,她会缩成一团,但笔却没有停。

  而她哥哥——莫艾,整个人像块被冷却后的切割玻璃。

  他没多说一句话,却全程监控着他们这几个训练时间最长的人。

  演算图、失败点、情绪波动轨迹,每一项都被他单独记档。他并不提醒任何人,只在他们做完一次完整流程后,丢下一句分析报告。

  “冯奕泽的情绪干扰幅度太高,容易误伤。”

  “张宇的节奏没问题,但你忽略了变数引发的二次偏移。”

  他不骂人,甚至不解释,只指出。

  就像曾经的姜世欢。

  中午休息时间,教室没熄灯。

  他们七个没有一人离开,桌上放着便当和水壶,翻开的演练记录旁,是一张张逐渐清晰的路径图。

  即使她不在,也要在她回来前,追上她那道曾经遥不可及的背影。

  ——

  小剧场:

  莫未:哥哥,要不你继续卷我先溜了吧……

  莫艾:(伸手抓回来)不行。你的训练量多普通人一倍,居然比张宇还退步了一些,羞不羞?

  莫未:哥哥,宇哥也在努力,不是我退步呀?

  莫艾:反正不能比他低。

  张宇:?为我发声,谢谢。(瞪了两人一眼)